又是云南!又是学校食堂!
近日,云南丘北县曰者镇中心小学食堂被查出37公斤绿色臭肉,当地市监局以“储存不当”为由开出万元罚单。据了解,该小学为当地二级二等示范校,拥有2661名小学生、1138名学前儿童和144名教职工。这看似尘埃落定的处理,难以掩盖其背后的校园食安漏洞。
第一问,板子只打“储存”是否打偏了?这批猪肉于6月22日送抵学校,验收分解后,次日便被发现其中37公斤变质,全程不足48小时。若验收时肉质新鲜,则表明储存管理有问题;若验收时已经变质,则表明采购源头责任缺位。无论哪种情况,问题都指向采购到验收再到储存的全链条监管失守。“储存不当”这个理由,避重就轻了。
第二问,相似的丑剧为何一再上演?去年10月,云南昆明云子中学长丰学校食堂臭肉风波还历历在目,多名学生饭后出现腹泻症状,最终靠家长现场“抓包”才揭开黑幕。这相似的案件表明,校园食品安全仍高度依赖外力检查,而非常态化内部监管。如果每次都止步于个案处理,而不根除病灶,“连续剧”只会换个时间地点再次上演。
第三问,万元罚款能震慑谁?依据《食品安全法》,经营感官性状异常食品,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,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;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,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。本次万元罚款,无论出于何种裁量理由,对于一所规模庞大的学校食堂,都无异于“罚酒三杯”。过低的违法成本,根本难以倒逼责任主体守住食品安全这条红线。更何况,学校食堂事关全校师生健康,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,后果不堪设想。
无论如何,孩子是未来的希望,食堂是安全的底线。当“臭肉”一再出现在校园,挑战的是大众的忍耐底线,透支的是政府机关的公信力。我们需要的不是事后“高度重视”的表态,而是用最严格的监管、最严厉的惩处和最透明的公开,守住每一个餐盘的安全。
创同配资-创同配资官网-网上配资开户-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